发布时间:2025-01-23 16:09
抽动症作为一种神经性障碍类疾病,发作时在外人看来,就像是在挤眉弄眼、摇头、耸肩、清嗓子,误以为是孩子故意搞怪、有坏习惯,因而耽误了干预病情的时机,影响亲子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抽动症的发作和饮食及营养摄入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合理安排饮食,搭配营养元素的吸收对于预防抽动症发作和反复是有重要意义的。
抽动症和吃东西有关?
抽动症在儿童中是非常普遍的流行疾病,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统计,抽动症患病率在0.05%~3%之间,而且还在逐年增长中。容易反复是抽动症的一大特点,有的患儿症状逐渐减轻后,在遭遇流感、发烧等疾病时就可能会再度出现抽动症状,因此抽动症和儿童的免疫力是息息相关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不少食物都和神经系统有着微妙的联系,而这些食物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在儿童免疫力和神经递质的调节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失常引发的行为障碍类疾病,如何选择并适量的食用这类元素成了头等大事。
几种改善抽动的饮食方法
01无谷氨酸饮食
谷氨酸钠是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分,属于一种刺激性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失衡时过多的谷氨酸会成为神经毒素,造成神经健康问题。由于抽动症是一种大脑神经元信号异常的疾病,食用含谷氨酸量较多的味精、酱油、蚝油、鱼露等调味品时如果不注意用量,就会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的发作,因此减少这类食材摄入对于抽动症来说是较为安全的“减法”饮食结构。
02不饱和脂肪酸饮食
不饱和脂肪酸作为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清理血栓、调节免疫、提高视力以及补脑健脑的作用。像红花籽油、核桃油、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茶油等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而除鱼类外的动物油则是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导致不饱和脂肪酸获取过少则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影响到神经健康,加重抽动症状,因此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补充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03无糖饮食
甜品、可乐以及其他含糖或甜味剂饮料都不适合抽动症患者,甜味会刺激人神经兴奋,使人产生幸福和满足感,但对于神经信号本就紊乱的抽动症人群,这种刺激则会加重抽动的症状。
04蔬菜水果饮食
蔬菜和水果中不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含有大量的多酚类抗氧化物,它们包含的膳食纤维是肠道益生菌的益生元,对于普遍存在肠漏问题的抽动症患者是非常有益的。
早在2008年就有一项关于抽动症与营养素的先导性临床试验,7~14岁的抽动症儿童在接受维生素B6和镁的试验时发现,服用这两种元素对抽动症病情有显著改善,量表评估严重程度下降了40个百分点,因此微量元素对于预防、干预及治疗抽动症是有积极作用的。目前对改善抽动症有明显作用的微量元素分别有铁、锌、镁、维生素D、C和B族等,不过任何元素都不是越多越好,它们的摄入和服用都有严格的标准,需要注意适度适当,一旦发现效果不明显或者症状加重,应及时停止,主动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7号
健康咨询热线:
0531-81301111
Copyright ©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10134号 济医广审字(2024)第0523-308号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