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 > 抽动症 >

总眨眼、清嗓子?区分习惯性抽动症与普通“坏习惯”的判断标准!

发布时间:2025-03-09 14:15

  相比有不少的家长都听说过习惯性儿童抽动症,就想着是不是和抽动症有关注,因此为了家长更好的了解抽动症,整理了相关的知识,来让家长参考、了解。济南童康儿童医院是位于山东省的一家正规的医疗机构,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抽动症等疾病的诊疗是有着一定的基础的。而且也在不断的努力,为来院的患者提供帮助。那么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习惯性儿童抽动症!

  习惯性儿童抽动症,又称短暂性抽动障碍或习惯性痉挛,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抽动障碍类型,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突然、重复且无目的的肌肉运动或发音。以下从定义、症状、病因及病程等方面详细阐述:

  一、定义与分类

  习惯性儿童抽动症属于抽动障碍的亚型之一,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其被归类为“短暂性抽动障碍”(F95.0),以简单运动抽动为主,如眨眼、皱眉、点头等,病程通常不超过1年。需与更严重的慢性抽动障碍(如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区分,后者表现为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且持续超过1年。

  二、临床表现

  运动抽动:以眼、面部肌肉抽动最为常见,如频繁眨眼、皱额、努嘴、伸脖、耸肩等,少数可发展至颈部或四肢(如扭腰、踢腿)。

  发声抽动:较少见,表现为清嗓、吸鼻声等简单发音。

  症状波动:抽动部位可能在数周或数月内转移,紧张时加重,睡眠时减轻或消失。

  三、流行病学与病程

  年龄与性别:多发于4-7岁儿童,男孩比例显著高于女孩。

  病程:症状通常持续2周至12个月,部分可自行缓解,少数可能发展为慢性抽动障碍。若症状超过1年,需考虑其他类型抽动障碍。

  四、病因与影响因素

  生物学因素:可能与遗传、神经递质异常(如多巴胺、谷氨酸系统失调)及基底节-皮层环路功能异常有关。

  心理社会因素:紧张、惊吓、家庭环境不良(如过度干涉、精神压力)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中医观点:认为与“肝风内动”相关,多因惊恐或土虚木旺导致,治疗强调平肝熄风。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需满足单个或多个运动/发声抽动,每日多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但不超过12个月,且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药物影响。

  鉴别要点:需与Tourette综合征、小舞蹈病、强迫症等区分,后者常伴复杂抽动、秽语或共患病(如ADHD、强迫行为)。

  六、治疗与管理

  心理干预:短暂性抽动障碍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家庭指导、减轻压力及行为疗法(如习惯逆转训练)。

  药物治疗:仅用于症状严重或影响生活的患儿,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但需权衡副作用。

  中医治疗:采用平肝熄风中药(如天麻、钩藤)或针灸辅助。

  七、预后与误区

  预后:多数患儿症状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若持续至青少年期,可能转为慢性。

  常见误区:家长常误认为抽动是“坏习惯”或沙眼、咽炎等,导致诊疗延误(平均延误3年)。

  综上,习惯性儿童抽动症是一种以短暂性运动抽动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需早期识别并综合干预,避免误诊及心理伤害。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坚持以患者为核心,依托专业技术、人才、医术和严谨求实的作风,为患者带来专业规范的诊疗。医院会尽一切努力营造舒服的诊疗氛围,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到温暖,从而增加信心和勇气。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开设线上预约挂号,如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热线咨询或关注“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公众号,济南童康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7号

健康咨询热线:

0531-81301111

Copyright ©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10134号 济医广审字(2024)第0523-308号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