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4 12:11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2~2.5岁左右就能控制夜间排尿,大部分宝宝还是需要爸爸妈妈中途叫醒一次进行排夜尿。
也有一些宝宝在夜间还是会进行无意识的排尿,不用太过担心,这也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如果孩子5岁后仍频繁尿床,就可能患上了“遗尿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智商水平。
孩子为什么会遗尿?
遗尿的病因较复杂,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遗尿:儿童遗尿中最为常见的是原发性,尤其是原发性单纯性夜间遗尿症。
它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夜间“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缺陷
正常人夜间ADH分泌增加使得夜间尿量相对白天明显减少,而遗尿患儿夜间ADH分泌减少,使得夜间产生尿液过多;
睡眠觉醒功能障碍
正常孩子膀胱满尿时会通过反射传至大脑促使起床排尿,但遗尿儿童即使膀胱满尿也很难从睡眠中被唤醒等;
膀胱功能障碍
如膀胱容量小,膀胱过度活动等。
继发性遗尿:是由一些其他的器质性疾病引起,包括泌尿系统发育的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譬如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栓系综合征、脊膜膨出等。
还有一些疾病如尿崩症、糖尿病、腺扁桃体肥大所致睡眠呼吸障碍、便秘等都可以出现遗尿,这些疾病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来排除。
孩子尿床,很有可能是家长遗传的!
现代研究认为遗尿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与神经、泌尿、内分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遗尿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资料显示,如果爸妈中有一人有遗尿史,宝宝发生遗尿的几率约为44%;若爸妈皆有遗尿史,则遗传几率可高达75%。因此可见,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千万不可责骂孩子!
孩子尿床,该如何处理?
5岁以内的孩子尿床一般只是没能成功做好排尿训练,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是频繁的尿床可能会导致孩子羞愧、睡眠质量差,进而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所以家长可以在宝宝尿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宝宝改变尿床的习惯。
01调整饮食和作息
在白天的时候,宝宝可以正常饮水,但应该避免饮用过多的饮料,食用多糖类食物及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在开始食用“大人饭”以后的宝宝,也应该做到清淡饮食,少盐少油。
晚餐最好能够固定在某个时间段里,饭后不要做剧烈的活动。睡前2~3小时内不可再进食和大量饮水。
02唤醒训练
如果你发现宝宝在夜间固定的时间段里尿床,那么就需要爸爸妈妈在夜里宝宝发生排尿的30分钟前后将他叫醒,进行排尿。
注意,一定要在宝宝彻底清醒后再去排尿,并且让他到厕所进行,而不是在房间里放个夜壶。根据长期的训练让宝宝形成习惯,尿急了就起床去上厕所。
03规律生活
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休息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养成让孩子排尿的习惯,在白天也要防止孩子过度贪玩劳累,从而让生活更加规律。
04正确的心理引导治疗
宝宝尿床了其实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家长在宝宝尿床的时候千万不能指责、取笑、甚至是打骂宝宝,这个时期的小孩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家长不要把“夜间尿床”归咎为宝宝的错,而是要鼓励宝宝去正确面对它。如果孩子一直尿床比较频繁,各种引导都没有用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7号
健康咨询热线:
0531-81301111
Copyright ©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10134号 济医广审字(2024)第0523-308号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