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 > 遗尿症 >

孩子讲梦里又上了厕所,现实中床单是又湿了一大片,家长如何做才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发布时间:2025-03-15 14:38

  在梦里尿急上了个厕所,

  醒来才发现身下湿漉漉的床单被褥。

  这样可怕的场景,

  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

  这不美好的场景,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尿床,

  逐渐加深记忆,

  以至于过了很久,

  这回忆还是一触即发!

  甚至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孩子尿床这件事,家长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对待方法,不然会给孩子留下长久的心理阴影!

  接下来,

  想认真的跟大家谈一谈,

  关于孩子尿床的这件事!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

  夜晚无意识的小便是正常且普遍

  3岁之前——几乎都会尿床。

  5岁之后——大多数孩子具备了成熟的膀胱控制力,就不太会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尿床了。

  但是,孩子的发育情况会有所不同,就算过了5岁,有些孩子的膀胱控制力还是不够成熟而导致尿床。

  孩子尿床,家长这么做!

  与孩子沟通

  1、安抚,告诉孩子尿床不是他的错,以后就会好的;

  2、不要因为孩子尿床,就责骂,甚至惩罚孩子;

  3、不要因为尿床这件事羞辱孩子,或是用尿床来开孩子的玩笑;

  4、尽量以平常心对待,尿床不惩罚,没尿床也不给予特别的鼓励,不让孩子认为尿床是他的错。

  行动上支持

  1. 在孩子2岁左右再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不要急于脱掉纸尿裤,当纸尿裤里的小便不多或是几乎没有小便,就可以试着在晚上拿掉纸尿裤。

  2. 鼓励孩子白天正常喝水,但睡前2小时不要喝水,或是牛奶、西瓜等饮品水果。

  3. 鼓励孩子养成规律排尿(每天4~7次)、临睡前排尿的习惯,不要等憋得不行了才去尿。

  4. 告诉孩子晚上如果觉得尿急要起床上厕所,并确保孩子从房间到卫生间的路上是安全的。

  但孩子尿床的次数过于频繁,以至于每天洗床单衣服到崩溃,让家长没有丝毫负面情绪也不现实。这个时候就要警惕——

  遗尿症

  遗尿症达到膀胱控制力的年龄后,仍然频繁地自觉或非自觉地将尿排到衣服上或床上。

  诊断标准——大于5 岁儿童每周夜间不自主排尿 2 次及以上,并持续 3 个月即可诊断为遗尿症。

  目前对于遗尿的促发机制不完全清楚,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原因:

  1、非清醒状态:入睡后膀胱充盈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唤醒孩子,让孩子在非清醒的睡眠状态下排尿,是遗尿症重要的原因。

  2、抗利尿激素孩子在夜间分泌的激素“抗利尿激素”偏少,导致夜间还产生和白天一样多的尿液,超过了膀胱的容纳能力。

  3、膀胱的容量膀胱的容量不够大,装不了太多尿;或者膀胱太过活跃,包容性不够,稍微有些尿液就要收缩排空。

  4、疾病因素糖尿病、便秘、抑郁症、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可能与尿床有关。

  5、其他因素某些饮食习惯、不良作息习惯、心理因素等也可能促成孩子夜间尿床。为了避免尿床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对孩子的理解与关爱就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确态度沟通,并配合调整孩子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

  更为关键的是,对儿童遗尿症的干预和治疗,家长一定要果断积极,求助专业的医生,尽快有效改善孩子尿床问题!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是一家正规的儿童医院,通过医疗设备、诊疗技术、透明化服务流程及人性化环境设计,为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家庭提供科学、高效、可信赖的医疗服务,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承诺。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开设线上预约挂号,如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热线咨询或关注“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公众号,济南童康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7号

健康咨询热线:

0531-81301111

Copyright ©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10134号 济医广审字(2024)第0523-308号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